首页
学院概况
学院简介
组织框架
现任领导
名师风采
党建工作
党委组织框架
学习资料
党建活动
新闻动态
学院新闻
教务动态
通知
专业介绍
本科专业
专科专业
校企合作/就业
教学科研
教学实践
科研成果
实训基地
大学生竞赛
竞赛通知
竞赛快讯
互联网+创新创业
获奖情况
获奖证书
团学工作
学院辅导员
资助工作公示
学生工作公示
组织框架
团学快讯
学院信箱
学院团委网站
学校官网主页

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(专业代码:260702 培养时长:四年)

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与创新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一定的国际视野,掌握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、工艺设计、现场管理、技术实践能力,能够从事科技成果、实验成果转化,能够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、提供中高端服务、解决较复杂问题、进行较复杂操作,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,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、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能够从事新能源整车、零部件及配套设施的电子电气系统设计与调试、机械系统设计与改进、产品性能测试与评估、制造工艺设计与优化、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的高端技能人才。


培养规格 

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,全面提升知识、能力、素质,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(群)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:

(1)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;

(2)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、行业规定,掌握绿色生产、环境保护、安全防护、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,具有质量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和创新思维;了解相关行业文化,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,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;

(3)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英语等)、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,具有扎实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,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;

(4)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、沟通合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,学习 1 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;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;

(5)掌握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、液压气动、电工电子、电力电子、电气控制、程序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,具有较强的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;

(6)掌握电子电路设计、EDA 软件应用、控制软件编程、软件功能调试等技术技能,具有新能源汽车、零部件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;

(7)掌握机械结构设计、CAD 软件应用、机械仿真分析等技术技能,具有新能源汽车、零部件产品设计的能力;

(8)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散热与结构设计、驱动电路设计、控制软件编程、系统测试与改进等技术技能,具有电机驱动器开发与应用的实践能力;

(9)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散热与结构设计、电池管理设计、硬件电路设计、控制软件编程、系统测试与改进等技术技能,具有动力电池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实践能力; 

(10)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散热与结构设计、电气系统设计、控制软件编程、系统测试与改进等技术技能,具有车载充电器及交直流充电桩开发与应用的实践能力;

(11)掌握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试验方案制订、试验数据分析、实验报告撰写、产品设计优化等技术技能,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性能测试的实践能力;

(12)掌握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文件编制、工装设计制作、非标设备设计等技术技能,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;

(13)掌握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、性能检测、维修方案设计、维修手册编制等技术技能,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支持与服务管理的能力。

(14)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,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;

(15)具有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中高端产品制造(或提供中高端服务)的能力,具有完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设计、试验试制、设备工艺、生产管理、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任务(或专业设备的复杂操作)的能力,具有从事工艺设计/方案设计、过程监控、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和现场创新的能力,具有解决岗位现场较复杂问题的能力,具有实施现场管

理的能力;

(16)具有参与制定技术规程与技术方案的能力,能够从事技术研发、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;

(17)具有探究学习、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能够适应新技术、新岗位的要求;具有批判性思维、创新思维、创业意识,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
(18)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运动技能,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,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、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;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;

(19)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,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、审美能力,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;

(20)树立正确的劳动观,尊重劳动,热爱劳动,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,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

课程设置

专业基础课程:

机械制图、工程力学、汽车机械基础、汽车电工电子技术、电力电子技术、EDA 设计、计算机高级语言、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等。

专业核心课程:

汽车构造、汽车理论、新能源汽车设计、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、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原理与设计、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原理与设计、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、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

专业拓展课程:

汽车智能共享出行概论、自动控制原理、PLC 应用、混合动力耦合技术、燃料电池技术、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、工程软件应用、人工智能基础、企业管理概论等。

实践性教学环节:

(1)实训

在校内外进行金工实习、低压电工证与高压安全技术、汽车电工电子、微处理器应用与电气设计、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性能测试实验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设计、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与工装设计、新能源汽车工程、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实训,包括单项技能实训、综合能力实训、生产性实训等。

(2)实习

在汽车制造行业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、销售服务等整车与关键零部件企业进行实习,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。



 


上一页: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(专业代码:260106 培养时长:四年)
下一页:集成电路工程技术(培养时长:四年)

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