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与创新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一定的国际视野,掌握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、工艺设计、技术实践能力,能够从事科技成果、实验成果转化,能够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、提供中高端服务、解决较复杂问题、进行较复杂操作,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,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、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、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、质量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能够从事产品数字化设计、生产工艺编制、工装设计与制造、生产技术组织、质量管理、高端数控机床加工编程等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。
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,全面提升知识、能力、素质,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(群)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:
(1)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;
(2)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、行业规定,掌握绿色生产、环境保护、安全防护、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,具有质量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和创新思维;了解相关行业文化,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,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;
(3)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英语等)、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,具有扎实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,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;
(4)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、沟通合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,学习 1 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;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;
(5)掌握机械制图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、工程材料与热成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,具有较强的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;
(6)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技术方法与相关知识,具有产品及零部件设计、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、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、产品性能测试等能力;
(7)掌握先进的制造加工技术方法与相关知识,具有仿真与分析产品生产过程、制订工艺规划、编制工艺文件、集成设计和生产流程信息等能力;
(8)掌握常用和先进的工艺装备工作原理、作用及设计方法等相关知识,具有依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工艺装备、设计常规和智能工艺装备的能力;
(9)掌握先进的工业软件和数字化设计基础知识,具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、操作、编程与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生产线进行智能加工的能力;
(10)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质量检测知识,具有编制实施质量管理规划,进行质量评价、控制与改进,实施质量统计分析、质量信息管理、质量检验等的能力;
(11)掌握创新方法和现代工具,具有制订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方案、解决现场综合问题的实践能力;
(12)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,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;
(13)具有从事装备制造领域中高端产品制造或提供中高端服务的能力,具有从事产品设计、工艺方案设计、生产过程监控、现场管理、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和现场创新的能力;
(14)具有参与制订技术规程与技术方案的能力,能够从事技术研发、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;
(15)具有探究学习、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能够适应新技术、新岗位的要求;具有批判性思维、创新思维、创业意识,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(16)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运动技能,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,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、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;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;
(17)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,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、审美能力,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;
(18)树立正确的劳动观,尊重劳动,热爱劳动,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,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机械制图、数字化设计基础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机械设计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、工程材料与热成型技术、电工电子技术、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。
机械系统设计、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、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、数控加工技术及工艺编程、数字化制造技术、液压与气压传动、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、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等。
专业拓展课程:
数控多轴加工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、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、智能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、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、机械系统仿真与数字孪生技术、机械工业软件应用开发、绿色制造技术、人工智能应用基础、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等。
在校内外进行数字化设计实训、机械设计实训、产品质量检测实训、控制技术实训、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训、智能产线综合实训等实训,包括单项技能实训、综合能力实训、生产性实训等。
(2)实习
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机械制造企业进行产品设计、工艺设计、工装设计、质量管理等实习,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。
上一页:工程造价(专业代码:240501 培养时长:四年) |
下一页:智能制造工程技术(专业代码:260102 培养时长:四年) |
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-1